Chapter 1: 暴雨初遇
Chapter Text
省城的轿车把帝俊放在镇口就扬长而去,车轮卷起的尘土扑了他一身。年轻干部推了推金丝眼镜,望着远处蜿蜒的山路和更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轮廓,金色瞳孔在阳光下微微收缩。
“龙村。”他轻声念出手机地图上的地名,指尖划过屏幕上显示的贫困村标识。背包里装着他精心准备的扶贫计划和几件换洗衣物。
一辆锈迹斑斑的三轮车“突突”地停在他面前。
“帝俊同志?”驾驶座上的青年跳下车,银白长发在脑后扎成马尾,红瞳比火焰更灼人,工装裤上沾着泥点,手臂肌肉线条在阳光下格外分明。“我是敖光,龙村村委会的,来接你去村里。”
帝俊伸出手:“幸会,我是省扶贫办派来的驻村干部。”
敖光没有握他的手,而是拍了拍沾了灰尘的双手,拎起他的行李扔进三轮车后斗。“上车吧,省城来的大干部。再晚点暴雨来了,这路就走不了了。”
帝俊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,他扶了扶镜框,有些尴尬地收回手。“现在才上午十点,天气预报没说有雨……”
“白龙潭的雨不看天气预报”,敖光已经跨上驾驶座,发动机发出老牛般的喘息,“你到底上不上车?”
三轮车在路上颠簸前行,帝俊死死抓住车斗边缘,生怕自己被甩出去。敖光从后视镜里看他这副模样,嘴角勾起一抹笑:“第一次下乡?”
“算是吧,之前虽然去过几个村子,但下乡扶贫还是第一次”,帝俊努力维持着语调的平稳,“只是……这里的路况确实比较特殊。”
“特殊?”敖光突然一个急转弯,帝俊整个人歪向一边,“这叫原生态。三年前扶贫组来的时候说要修路,钱拨下来了,路没见着,村里多了个金碧辉煌的祠堂。”
帝俊敏锐地捕捉到他话中的讥讽:“你是说资金被挪用了?”
敖光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指了指远处山头上的一座建筑:“喏,风调雨顺,多吉利。”
帝俊顺着他的手指望去,只见一座崭新的祠堂矗立在山顶,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与山下破旧的农舍形成鲜明对比。他默默从包里掏出笔记本记下这一情况。
三轮车突然剧烈颠簸了一下,帝俊的笔记本脱手飞出,被敖光凌空抓住。“小心点,文化人。”他把笔记本扔回给帝俊,“这儿的文具店可没有给你卖这么高级的。”
帝俊接过笔记本。
“谢谢”,他小声说,突然注意到敖光沾了灰显得有些粗糙的手掌——他突然知道敖光刚刚为什么不和他握手了。
两人之间的气氛稍稍缓和。帝俊开始询问村里的基本情况,敖光一一作答,语气仍带点冷幽默。
“主要产业是水稻和小龙虾养殖,但技术落后,产量低。去年洪水冲垮了便民桥,现在过河要绕三公里……”敖光说着突然皱眉,抬头看向天空,“要下雨了。”
帝俊跟着抬头,只见刚才还晴朗的天空此刻乌云密布。
“真的会下雨?”
敖光没有回答,而是猛踩油门,三轮车发出不堪重负的轰鸣加速前进。然而他们还是没能跑过暴雨。
“下车!”,敖光突然刹车,“前面路段容易塌方,我们步行过去。”
帝俊匆忙抓起背包跳下车,雨水瞬间将他浇透。他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,再戴上时,发现敖光已经蹲在他面前。
“上来”,青年头也不回地说。
“什么?”
“我背你过去。这段路已经开始变软了。”
“不……”帝俊话还没说完就被敖光背了起来。
六月暴雨把进村土路泡成烂泥潭时,帝俊正趴在敖光背上。年轻干部死死搂住装满材料的防水包,眼镜片上全是水雾:“敖同志,放我下来!我能自己走!”
“省点力气开会。省城来的瓷娃娃,抓稳喽”敖光把两人捆在一起的麻绳又紧了紧。他左手握着手电筒,光束切开雨幕照向断桥:“看见那些钢架没?上次洪灾冲垮的便民桥,用了七年。”
“看到了看到了”
“你把伞抓好了,就这么一小把伞,两个人撑不下,我背你,你好给我撑伞,别墨迹。”
帝俊不再推辞,乖乖趴上敖光的背。青年身上有雨水和泥土的气息,混合着某种类似松木的清爽味道。帝俊一手搂住敖光的脖子,一手举着伞试图遮住两人,但这显然徒劳无功。
“劳驾举下伞,对,往您脑袋上偏点——我们白龙潭的雨专淋文化人”,敖光安抚道,“抓稳喽,摔了可得游着去村委会——您会凫水吧?”
帝俊盯着近在咫尺的修长脖颈,金色瞳孔微微收缩:“游泳课……我体育选修的是花样滑冰。”
背着人的青年突然踉跄半步。
“怎么?”
“没什么。”
帝俊听着对方闷在胸腔里的笑声,忽然注意到青年耳后闪着蓝光的无线耳机:“你在听歌?”“循环播放《纤夫的爱》——应景。”敖光踩着塌方的碎石往上攀,“上次洪水冲走六只种虾,老龟叔在岸边嚎得比我这耳机声都大。”
帝俊感到一阵天旋地转,青年走得极稳,仿佛背上多一个人重量毫无影响。帝俊能感觉到对方背部肌肉的起伏,温暖透过湿透的衣料传递过来。
“敖同志,你力气真大”,帝俊由衷赞叹。
“家里三个弟妹,从小背惯了。”敖光简短回答,“前面是断桥,别乱动。”
断桥处,几根扭曲的钢架支离破碎地插在泥水中。帝俊职业病发作,不顾暴雨开始分析结构:“这种H型钢不适合做桥墩,应该用……”
“省城来的青花瓷,打算用眼镜片当放大镜使?”敖光笑着打断他的专业分析,声音里带着揶揄,“等您算完,村头老龟叔的虾塘都要漂到洞庭湖了。”
帝俊闭上嘴,却忍不住观察断桥结构,在脑海中绘制重建图纸。一滴雨水顺着敖光的发梢滑落,正好滴在他鼻尖上。
“帝俊同志?”
“嗯?”
“劳烦别对着我脖子吹气”,敖光的声音突然变得奇怪,“痒。”
帝俊这才意识到自己为了躲避风雨,脸几乎贴在对方后颈上。他急忙拉开些距离,却不小心把伞撞歪了,雨水直接浇在敖光头上。
“对不起!”他手忙脚乱地调整伞的角度。
敖光叹了口气:“算了,反正已经湿透了。”他忽然换了话题,“你眼镜多少度?”
“啊?”帝俊一愣,“我没近视,戴平光的。”
“那戴什么眼镜?”
“这个……”帝俊有些不好意思,“戴眼镜显得更有信服力,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斯文小伙。”
敖光突然大笑起来,笑得整个人都在抖,差点把帝俊摔下去。“斯文小伙?”他重复道,语气里满是调侃,“那你该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,斯文小伙。”
帝俊想象自己浑身湿透、头发贴在额头的狼狈模样,也不由得笑了。
两人就这样在暴雨中艰难前行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。帝俊得知敖光是村里少有的大学生,毕业后放弃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;敖光则了解到帝俊不仅精通农业技术,还会各种乐器。
“二胡、唢呐、古琴……你到底是来扶贫还是来开音乐班的?”敖光问。
“音乐可以拉近与村民的距离”,帝俊认真回答,“艺术是沟通的桥梁。”
敖光哼了一声:“龙村的桥都塌了。”
终于看到村委会的屋顶时,帝俊已经冻得牙齿打颤。敖光背着他踹开大门,把一屋子开会的老村干部吓了一跳。
“这是省里派来的帝俊同志。”敖光把帝俊放在椅子上,自己拧着衣角的水,“半路遇雨,差点变成落汤鸡……不,已经是落汤鸡了。”
老村长连忙让人拿来干毛巾和热茶。帝俊道谢后,迫不及待地从防水包里取出扶贫材料——幸好包的质量过硬,文件全都完好无损。
“我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……”帝俊推了推眼镜,开始专业而详尽地阐述扶贫计划。他讲到产业升级、技术引进、基础设施建设,却没注意到村干部们越来越茫然的表情。
“帝俊同志”,敖光突然打断他,“你知道村里现在最急需的是什么吗?”
帝俊停下演示PPT的动作:“请指教。”
“村民们需要知道明天吃什么,小孩下个月的学费从哪里来,生病了能不能看得起医生”,敖光直视着他的眼睛,“不是五年规划,不是产业蓝图。”
会议室陷入尴尬的沉默。帝俊的金色眼眸在镜片后闪烁,他慢慢合上笔记本电脑:“你说得对。那么敖光同志,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?”
敖光似乎没料到他会这么爽快接受批评,愣了一下才回答:“先解决断桥和村东头那片涝地。然后是小龙虾养殖的技术指导,马上就到收获季了。”
帝俊点点头,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:“请详细说说。”
会议结束后,雨仍在下。帝俊被安排在村委会隔壁的空房住下,敖光帮他搬行李。
“刚才……谢谢你的提醒”,帝俊一边整理床铺一边说,“我有时候太理想主义了。”
敖光放下箱子,甩了甩湿漉漉的长发:“省城来的都这样。不过你比上次那个强,至少愿意听人说话。”
帝俊好奇地问:“上次那个怎么了?”
“来了三天就跑了,说水土不服活不下去”,敖光撇嘴,“走的时候鞋上沾了点泥,差点把鞋扔了。”
帝俊忍不住笑出声:“我不会跑的。我向组织保证过,不完成任务绝不离开。”
敖光打量着他,红瞳中闪过一丝赞赏:“希望你说到做到”,他转身要走,又停下脚步,“对了,你……要是有什么住不惯吃不惯的……”
“去你家蹭饭?”帝俊笑着问。
“咳咳,我是说去镇上帮你买点东西。”
帝俊突然想到什么,目光掠过敖光惊为天人的容貌,伸手从防水包里摸出个油纸包:“刚在镇上买的龙须酥,吃吗?”
暴雨砸在瓦片上,和着老式挂钟的滴答声。敖光咬开糖丝时,看见帝俊在规划图空白处画了只戴眼镜的小龙虾,螯钳上还顶着个安全帽。
敖光离开后,帝俊坐在床边听着雨声,从包里取出二胡。他轻轻拉了几个音符,是《赛马》的片段。窗外,几个被音乐吸引的孩子躲树下偷看,被他发现后一哄而散,又忍不住回头张望。
帝俊冲他们笑了笑,继续拉琴。激昂的旋律穿透雨幕,飘向远处的田野和山峦。他不知道的是,敖光站在村委会拐角处,静静地听了很久才离开。
《龙须酥打油诗》
白龙潭水龙王哭,
省城干部送龙酥。
雨打窗棂声簌簌,
不如再泡龙井壶?
Chapter 2: 敖家兄妹
Chapter Text
暴雨持续到傍晚才渐渐转小。帝俊收拾好扶贫材料,正准备去村里的小食堂吃饭,敖光推门进来,银白长发已经干了,随意地扎在脑后。
“村委会的灶台塌了”,他直截了当地说,“去我家吃。”
帝俊刚要推辞,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起来。敖光红瞳中闪过一丝笑意,转身就走:“跟上,省城来的瓷娃娃。”
两人一前一后走在泥泞的村道上。帝俊的鞋子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,每走一步都发出“咕叽”声。路过一个小水坑时,他脚下一滑,差点摔倒,被敖光一把拽住胳膊。
“看着点路”,敖光皱眉,“你们城里人都不看脚下吗?”
帝俊不好意思地笑笑:“习惯了平坦的马路。”
敖光轻哼一声,却没有松开手,就这样拽着帝俊的胳膊继续走。帝俊注意到他的手掌宽大有力,指节处有几道细小的疤痕。
转过几个弯,一座带小院的平房出现在眼前。院墙是用当地常见的青石垒成的,爬满了丝瓜藤。还没进门,就听见里面传来清脆的女声:
“大哥!你又把湿衣服扔在堂屋!"
敖光推开门:“敖闰,有客人。”
院子里,一个紫发少女正踮着脚晾衣服。听到声音转过身来,少女约莫十七八岁,几缕发丝垂在颊边,衬得肌肤如雪,眼尾微微上挑,天然带几分妩媚。
“这就是省里派来的干部?”敖闰上下打量着帝俊,目光在他沾满泥浆的裤腿上停留片刻,“比上次那个体面些。”
帝俊刚要自我介绍,一个绿发少年从屋里冲出来,马尾辫在脑后甩动:“听说有省城来的……哇!”他猛地刹住脚步,眼睛瞪得溜圆,“金丝眼镜!真秀气。”
“这是我二弟敖顺”,敖光简短介绍。
屋内传来一阵慌乱的动静,接着是碗碟碰撞声。帝俊跟着敖光走进堂屋,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正手忙脚乱地炒菜——他比敖光还要高大半头,红色短发支棱着。
“这是敖钦,我家老三”,敖光说,“力气大,做饭还行。”
敖钦不好意思地挠头:“我、我给客人盛饭……”
堂屋不大,但收拾得很干净。正中一张方桌上摆着几道家常菜:清炒时蔬、腊肉炒笋干、一盘清蒸鱼和一大盆米饭,还有一碗丝瓜清汤,一碗丝瓜蛋汤。
帝俊注意到餐具虽然陈旧,但都洗得发亮。米饭颗颗分明,飘着热气,没有油光反倒显得更喷香。丝瓜清汤上没有一丝油,看着便清爽,丝瓜蛋汤看着便鲜——可能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口味。
“坐吧”,敖光指了指条凳,“别嫌弃简陋。”
帝俊刚要坐下,敖闰突然拦住他:“等等。”
她不知从哪摸出块湿毛巾,“擦擦手。你们城里人不是讲究这个吗?”
帝俊道谢接过,仔细擦了手和脸。等他整理完毕,发现敖家兄妹都已经坐好,敖光正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他。
“帝俊同志”,敖闰给每人倒了杯自家酿的米酒,“听说你是省城大学的高材生?”
帝俊点头:“主修农业经济管理。”
“那怎么跑来我们这穷乡僻壤?”敖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,“镀金?攒政绩?”
“敖闰!”敖光皱眉。
“没关系。”帝俊微笑,“合理质疑。”他端起米酒抿了一口,度数不算高,“我来这里,是因为我相信乡村振兴不是口号。农业需要专业知识,农村需要新鲜血液。”
敖闰撇撇嘴,似乎对这个官方回答不太满意,但没再追问。敖顺则迫不及待地插话:“帝干部,这把军刀的弹簧结构……”
“吃饭。”敖光敲了敲桌子,绿发少年立刻蔫了,乖乖扒起饭来。
“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小龙虾养殖基地”,敖光在村委会门口停下,“老龟叔等着技术指导呢。”
帝俊点头:“我一定去。”
他犹豫了一下,“敖同志……那个……谢谢你今天的招待。”
敖光摆摆手,转身走入月色中,银白长发如流水般闪动。
帝俊站在门口,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村道尽头。
回到临时住处,帝俊掏出笔记本,借着台灯的光写下今日见闻。写到敖家时,他笔尖停顿,眼前浮现出四兄妹围坐吃饭的场景——温馨一家人。
他翻到新的一页,开始画设计图:一座更坚固的便民桥,一个现代化的小龙虾养殖场,还有……一所职业技术学校。
画着画着,他不小心在图纸边缘勾勒出一个侧脸。帝俊赶紧用橡皮擦掉,却发现那轮廓已经印在脑海里,怎么也擦不去了。
夜深了,雨完全停了。
Chapter 3: 小龙虾风云
Chapter Text
第三章:小龙虾风云
清晨的露水还没干透,帝俊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。他迷迷糊糊地抓起床头的金丝眼镜戴上,开门看见敖闰站在外面,紫发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。
“老龟叔的虾塘出事了!”少女语速飞快,“大哥让我来叫你。”
帝俊瞬间清醒,胡乱套上衣服抓起背包就跟着敖闰往外跑。清晨的龙村笼罩在薄雾中,稻田里传来蛙鸣,远处山峦如黛。若是平时,帝俊定要驻足欣赏这番田园美景,但此刻他满脑子都是“虾塘出事”四个字。
“具体什么情况?”他边跑边问,背包里的仪器叮当作响。
“小龙虾都浮到水面上了,不爱动!”敖闰脚步轻快地跳过一条水沟,“老龟叔急得直转圈,说要是这茬虾没了,他只能去跳白龙潭。”
两人赶到虾塘时,已经围了一圈村民。敖光站在塘边,银白长发随意扎在脑后,正弯腰查看水质。听到脚步声,他抬头看向帝俊,红瞳在晨光中格外醒目。
“省城的大专家来了”,他语气平淡,但帝俊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期待,“看看怎么回事?”
帝俊推了推眼镜,蹲下身观察。塘面上确实漂浮着不少小龙虾,活力明显不足。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水质检测仪,取了些水样。
“溶氧量偏低,pH值稍高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又从包里翻出本《淡水养殖常见病害图谱》快速翻阅,“应该是水质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。”
老龟叔挤过来,黝黑的脸上写满焦虑:“帝干部,这可咋整啊?眼看就要上市了……”
“需要先换1/3水体,按每立方米水添加500毫克维生素C粉剂的比例泼洒。记住要用温水溶解后再均匀喷洒,否则容易沉底。”帝俊合上书本站起身,“另外我建议……”
话没说完,他脚下一滑,整个人向后仰去。就在他即将表演一个完美的后空翻入水时,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他的胳膊。
“站稳了,瓷娃娃”,敖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,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,“虾塘可不缺你这一百多斤肥料。”
帝俊耳朵一热,赶忙站稳:“谢谢……那个,我刚才说到哪了?”
“维生素C”,敖光松开手,转向老龟叔,“家里有维生素C片吗?”
“有的有的!”老龟叔连忙点头。
“先拿两瓶来”,敖光说完,已经开始脱鞋挽裤腿,“帝俊同志,你说换多少水合适?”
帝俊翻看笔记:“三分之一左右……等等,你要干什么?”
敖光已经踏进虾塘:“换水啊。老龟叔,把排水口打开。”他转头看向帝俊,“理论专家,下来指导一下?”
塘边村民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。帝俊推了推眼镜,一咬牙也开始脱鞋袜。
“帝干部,您就别下去了”,老龟叔连忙劝阻,“塘底淤泥可深了……”
“没关系。”帝俊卷起裤腿,露出白皙的小腿,“实践出真知。”
他小心翼翼踏入水中,立刻感到淤泥漫过脚踝,冰凉黏腻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。没走两步,脚下一滑——
“噗通!”
水花四溅。帝俊整个人栽进塘里,眼镜飞了出去。他慌乱中抓住什么稳固的东西,抬头发现是敖光的裤腿。
“我的眼镜……”他狼狈地抹了把脸。
敖光叹了口气,弯腰在水里摸索片刻,捞出金丝眼镜递给他:“度数不高,架子倒挺贵。”
帝俊戴上眼镜,发现敖光憋笑憋得肩膀直抖。周围村民已经笑成一团,连愁眉苦脸的老龟叔都咧开了嘴。
“帝干部落水的姿势比小龙虾还灵活!”有人起哄道。
帝俊满脸通红,却也跟着笑起来:“这下我真成落汤鸡了。”
“行了,干活吧”,敖光止住笑,指向排水口,“老龟叔,开闸。”
两人配合着换了三分之一塘水。敖光动作麻利,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活;帝俊虽然笨手笨脚,但理论知识扎实,不断提醒注意事项。当老龟叔拿来维生素C片后,帝俊又指导如何溶解泼洒。
“理论上六小时后再测一次水质”,浑身湿透的帝俊爬上岸,拧着衣角的水,“应该就能看到改善了。”
敖光也上了岸,银发滴着水:“要不要给小龙虾开个理论讲座?帝俊老师?”
帝俊正要反驳,突然打了个喷嚏。
“阿嚏!”
紧接着又是两个。敖光皱眉,一把拽住他手腕:“回去换衣服。老龟叔,有情况再叫我们。”
回程路上,帝俊喷嚏不断。敖光瞥了他一眼:“感冒了?”
“没事……阿嚏!”
“瓷娃娃就是娇气”,敖光嘴上嫌弃,却加快了脚步,“我那儿有姜,熬汤给你喝。”
“小敖同志熬姜汤,我这算因祸得福?”帝俊笑着打趣。
“一碗姜汤就算福,那以后我们的帝俊干部来我这吃饭,岂不是福上加福?”敖光调侃道。
换好干净衣服,帝俊坐在敖光家的小院里晒太阳。敖光真的煮了姜汤,还加了红糖。
“你们家姜汤的配方是祖传的?”帝俊捧着碗小口啜饮。
“嗯……多年来的习惯罢了”,敖光坐在他对面修理一把锄头,“敖钦五岁就能熬这个汤了。”
帝俊想起那个憨厚的大个子小心翼翼地守着灶台的样子,不由得微笑。阳光透过丝瓜藤斑驳地洒在地上,微风拂过,带来田野的清香。
“其实……”帝俊犹豫了一下,“我有个想法。村里可以发展小龙虾深加工,做成即食产品,附加值能提高不少。”
敖光头也不抬:“三年前扶贫组也这么说,还带来个老板,说要投资建厂。”
“然后呢?”
“然后没然后了”,敖光“咔嗒”一声装好锄头,“不成气候。”
帝俊放下碗,从半干的背包里掏出防水笔记本:“这次不一样。我有同学在省食品研究所,可以帮忙开发配方。包装设计我也可以做……”
他翻开笔记本,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想法和草图。敖光凑过来看,银发垂落,发梢扫过帝俊手背,痒痒的。
“你倒是认真”,敖光红瞳中闪过一丝赞赏,“不过村民失望次数多了,不会轻易相信。”
“那就先做出样品”,帝俊推了推眼镜,“用老龟叔家的虾,我来做第一批试验品。”
敖光挑眉:“你还会烹饪?”
“略懂一二”,帝俊难得露出骄傲的表情,“大学期间在宿舍做过几次饭,学了两手。”
“省城人就是花样多”,敖光站起身,“走吧,瓷娃娃,该回去看小龙虾了。”
下午的虾塘边,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小龙虾活力恢复了不少。帝俊检测水质,各项指标都已接近正常。
“神了!”老龟叔握着帝俊的手直摇,“帝干部,您真是活神仙!”
帝俊不好意思地笑笑:“是科学的力量……对了,您叫我俊哥儿就行。”
他转向围观的村民:“大家如果有养殖方面的问题,随时可以来问我。”
“帝干部!”一个妇女喊道,“听说您会拉二胡?来一段呗!”
“对对对!来一段!”众人附和。
帝俊看向敖光,后者耸耸肩:“村里难得有乐子。”
帝俊取出二胡,坐在塘边的老柳树下演奏起来。欢快的《赛马》旋律回荡在田野间,引来更多村民围观。孩子们跟着节奏蹦蹦跳跳,大人们拍手打拍子。
帝俊无意间瞥见敖光靠在远处的田埂上,银发在风中轻扬,竟然也在跟着节奏轻轻点头。阳光为他勾勒出一道银边,红瞳微眯,嘴角挂着罕见的轻松笑意。
曲终时,掌声雷动。老龟叔激动地说:“俊哥儿,您给咱小龙虾也谱个曲呗!”
“对啊对啊!来个龙虾歌!”村民们起哄。
帝俊推辞不过,略一思索,拿起笔记本当场创作。他边写边哼,不时修改词句。敖光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后,越过他肩膀看那笔记本。
“‘好一塘清波映云霞哟,小龙虾挥螯剪浪花’……”敖光低声念道,呼吸拂过帝俊耳际,“还挺押韵。”
帝俊耳根一热,继续创作。不一会儿,《龙虾前进之歌》完成,用的是《茉莉花》的曲调。他清了清嗓子,开始演唱。
村民们跟着学唱,很快就能合唱了。简单的歌词里包含了养殖要点:“红螯那个轻轻摆哟,饲料撒成五线谱……”
敖光没有加入合唱,但帝俊注意到他一直站在人群外围,嘴唇微动,似乎也在跟着哼唱。
傍晚时分,工作结束。帝俊收拾器材准备回村委会,敖光走过来:“我送你。”
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,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帝俊的鞋又沾满了泥,但他已经不再在意了。
“今天谢谢你”,帝俊突然说,“要不是你及时拉住我,我早就喂小龙虾了。”
敖光轻哼一声:“省城来的旱鸭子,下次离水远点。”
“我学会了”,帝俊笑道,“下次一定注意。”
“没有下次了”,敖光停下脚步,红瞳直视着他,“明天我去镇上买救生绳,把你拴我腰上。”
帝俊一愣,随即大笑起来。敖光眼中也浮现笑意,银发在夕阳下如同燃烧的火焰。
两人继续前行,身后是被晚霞染红的虾塘,水面跃动着细碎的金光,宛如无数小龙虾在挥螯致意。
“要喝牛奶醪糟吗?”敖光冷不伶仃地问。
“啊?”
“酒酿,要吃吗?明儿去镇上买救生绳的时候刚好顺便买些牛乳,圆子,干果。”
“小敖同志是在邀请我?”
“嗯……可以这么认为,所以我们的俊哥儿可愿赏脸?”
“当然!”
“有忌口的吗?”
“嗯……别加鸡蛋,干果随意。”

elfland2008 on Chapter 3 Sun 12 Oct 2025 05:35AM UTC
Comment Actions